目前分類:互聯網絡 (55)
- Oct 23 Sat 2010 02:13
罪惡的客戶端
- Oct 13 Wed 2010 06:08
常用諾基亞S60手機軟件應用
- Sep 08 Wed 2010 05:54
Twitter不是Google殺手
- Sep 03 Fri 2010 02:48
團購體驗報告
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團購。如果你是網絡購物達人,肯定有過團購的經歷。看著那百十來號團購網站每日一更新的、最低可折扣到2折的商品信息,任何人都難免會興奮又衝動的立刻出手。
團購到的商品到底如何呢?筆者近日就在興奮又衝動的心情下,購買了一張團購雙人套餐券,體驗了一把團購人生。
- Aug 21 Sat 2010 06:51
基於Google Reader的個人知識管理方案
先前我寫的《基於Dropbox的個人知識管理平台》講述了使用Dropbox在個人知識管理的保存知識方面的技巧,而個人知識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獲取知識,今天月光博客就介紹一下如何通過Google Reader快速的閱讀、標記、分類和存儲各類知識的技巧。
做為知識獲取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博客、論壇或媒體網站,通常這些網站都會提供RSS Feed,使用Google Reader閱讀器可以及時而高效地閱讀收集相關信息,還能對信息進行標注和收藏等功能。
- Aug 19 Thu 2010 07:15
基於Dropbox的個人知識管理平台
如何保存和管理知識,是個人知識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人下載的資料很多,但大多數甚至從來沒有打開過,或者不知道放到哪裡了,實際上這樣的知識對於個人來說是沒有價值的。
在大多數人的電腦中,「桌面」、「我的文檔」、「下載」、「IE收藏夾」等目錄都是混亂不堪的,極大的影響了個人的工作效率,如果有多台工作電腦(如公司的台式電腦、家裡的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則文檔管理的混亂程度將翻倍增加。
- Aug 19 Thu 2010 05:30
我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軟件
前些天看了一本書《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對於個人知識管理方面的內容頗有些感悟,這裡我就總結一下我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所用到的工具軟件,供大家參考。
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一般指個人通過工具建立知識體系並不斷完善,進行知識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總的來說,個人知識管理工具軟件分為網絡版和單機版,我個人認為,網絡版的工具選擇有幾個大原則,包括:
- Aug 18 Wed 2010 06:55
網絡書籤的個人知識管理方案
- Aug 18 Wed 2010 05:24
互聯網開放平台應用綜述
這些天關於開放平台的一件大事是開心網的開放平台,面對日益下滑的流量,開心網終於也坐不住了,終於也推出了所謂的開放平台,而其競爭對手人人網很早就推出了開放平台,開心網現在才開放,實在太晚了,而且開放平台也並不是救命稻草,預計也不能挽回現在SNS的頹勢,遊戲玩多了遲早會厭倦,SNS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真實關係的管理上。
現在的開放平台是個很熱門的概念,連始終封閉的騰訊QQ竟然都在財付通產品上做起了開放平台,就足以見證開放平台的戰略意義,加上早已開放的人人、新浪微博和百度搜索開放平台,似乎一夜之間所有門戶網站都在一擁而上做開放平台,那麼開放平台到底是什麼呢?國內外開放平台的類型和現狀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些常見的互聯網開放平台。
- Aug 17 Tue 2010 07:10
企業在網絡中如何面對負面言論
此篇文章已經在頭腦裡面醞釀了幾天,源於公司的一起事件。一直非常看重「貼心服務」的公司,因為一篇帖子的出現,重重的震懾了一下公司的領導層。在本土的一個熱門社區,一篇千餘字,一位公司客戶用極其憤怒的口吻講述了在我們這裡的遭遇。帖子發佈很短時間內就在社區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很快就得到了數百條跟帖。看到帖子後公司在第一反應時間內,迅速召集了所謂的領導層,開了個緊急的會議,尋求處理辦法。此事件後面的發展不再講述,主要想談談針對此事件自己的一些心得。
負面言論,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不管一個企業的服務做得多麼好,肯定都有他不能滿足的客戶,正如「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特別是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的快速傳播,以及發佈信息自由度的提高,使一個企業面對負面言論的機會多得多,而且這些負面言論很容易造成對企業不利的導向,造成企業利益受損。
- Aug 16 Mon 2010 06:53
小眾化的豆瓣
- Aug 13 Fri 2010 06:17
拼音輸入法的漸變
輸入法,這個中國人上網離不開的工具。輸入法的需求是來源於鍵盤的限度。英文字母只有26個,它們對應著鍵盤上的26個字母,所以,對於英文而言是不存在什麼輸入法的。而漢字的字數有幾萬個,它們和鍵盤是沒有任何對應關係的,但為了向電腦中輸入漢字,就必須使用輸入法來完成。
筆者最早使用的輸入法是智能ABC,每次打字,需要敲擊空格把拼音串轉化為候選的漢字,然後選擇出所需要的字詞。智能ABC的好處是支持簡拼,字詞位置固定,這樣時間長了好些字詞的位置和拼法就記住了,打出來很是迅速,像「我」、「你好」、「怎麼了」之類的能很快很準確地打出來。缺點也很明顯,它是以字詞為單位,當敲擊長整句時甚是揪心,尤其寫文章極影響思路的連貫性。
- Aug 10 Tue 2010 07:48
網絡訪問攻防戰之代理服務器篇
在上一篇《網絡訪問攻防戰》中說到,在很多大型企業中和有些國家中,為了限制員工或人民訪問某些網站或使用某些網絡應用程序,通常做了一些訪問限制。限制的方法通常有路由器IP過濾和強制使用代理服務器等幾種方式。那麼,本篇主要講述使用代理服務器進行網絡訪問時的攻防戰。
通過代理服務器進行網絡訪問的很多情況,和直接訪問網絡的情況十分相似。代理服務器能做到不使用代理服務器的所有過濾方式,這些過濾方式在上一篇中已經有了詳細地說明,唯一的區別是網絡訪問的攻防全部在代理服務器上進行。也就是說,如果你希望應用直接訪問網絡的訪問攻防技術到代理服務器中,那麼首先必須使瀏覽器或網絡應用程序設置了代理服務器。
- Aug 06 Fri 2010 06:21
百度統計與CNZZ統計橫向評測
- Aug 05 Thu 2010 01:20
Twitter就是Google殺手
上次看到一篇「Twitter可能是Google殺手」的文章,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因為筆者本有Twitter代替Google搜索的可能,於是寫了本文,如有不到之處,還請指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社會之發展,消息,工具在分工細化。hao123,百度,人人,新浪微博。以前說信息爆炸,其實是信息未細化,對於非相關的,即時的便是無用的了。也因此過後信息消失後不會引起大的問題。有趣的是美軍的數字化師便有此問題,信息收集快速,多維,但不能有效處理,於是不同單位不能獲得需要的,即時的數據,信息消失後還會引起大的問題——死亡。馬克思說技術首先應用到戰爭中,這意味問題——在互聯網,現實社會中能實際影響了。
- Aug 04 Wed 2010 19:12
百度貼吧優化分析、設計全解析
百度貼吧的問題由來已久,在破解新浪微薄媒體性優勢一文中,i貼吧的現狀已經提過了,這一次,筆者按照個人理解,對貼吧系統的優化設計做全解析,包括這些錯誤是怎麼來的,應該是什麼樣子,可以做成什麼樣子。
(一)不穩定狀態
- Aug 01 Sun 2010 06:42
分析騰訊複製模式
最近關於騰訊的文章很多,受關注最多的大抵都是在討論騰訊的複製模式究竟是否合理。在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當中,除了阿里集團以外,筆者看好的最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就是騰訊了。由此,在這裡筆者結合部分時下觀點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首先,鑒於這樣一種複製模式,騰訊在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的口碑自然很不好,因為它的複製對於一般的互聯網企業都有或多或少的威脅,雖說騰訊的模仿大都不是很成功,但是只要它一旦駐足該行業,就會擊垮一批早期的從業者。
- Jul 31 Sat 2010 01:16
淺談微博的商業價值和盈利模式
微博的誕生是互聯網的又一個跨時代的產品,從幾年前的開始應用到今年的開始火熱,微博的商業價值開始得到體現。
記得在2010年站長年會上,360的老總說了一句:金山的市值跌了40多個億,我發了40條微博,一條微博1500萬,賊有價值。這體現在哪方面?輿論價值。
- Jul 28 Wed 2010 21:42
百度的高收入與低道德
幾天前,百度公佈了2010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總營收為人民幣19.14億元(約合2.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4.4%;第二季度淨利潤為人民幣8.374億元(約合1.235億美元),同比增長 118.5%。
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業績、股價上獲得大家的認可,照理我應該感到高興,或者至少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但是當我看到這些數字,更加感到一種深切的無力感,一種由內而外的噁心感。有百度這樣的榜樣,大概中國互聯網的厚黑主義、原罪主義還會繼續風行。
- Jul 26 Mon 2010 04:37
騰訊的創新之爭
最近,關於騰訊是否具有創新型再次引起了人們的討論。早有網友將騰訊一貫發展之路總結為「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而諸如「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這樣的評論亦常被用於對騰訊的評論。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佈了一份互聯網發展趨勢的報告(點擊此處下載),將騰訊列為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之一,注意在摩根士丹利的這份報告中,騰訊上榜的理由是其在虛擬物品銷售與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幾乎與此同時,一篇名為《騰訊,到了該創新的時候了》在網絡上流傳,隨後該博文作者發表了第二篇關於騰訊創新的博文——《上文「騰訊,到了該創新的時候」的幾點補充》。當然,肯定會有人持相反意見的——《創新之爭:什麼是創新?騰訊的創新你瞭解多少?》,這篇博文表達了對騰訊創新不同的看法。最新一期計算機世界的封面報道則是極具標題黨的文章《「狗日的」騰訊 攪局者還是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