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粘度,指的是用戶對網站的重複使用度(依賴度、忠誠度),網站粘度越高,越能體現網站價值。眾所周知,服務類(例如遊戲、工具等)網站的粘度通常都非常高,而內容類網站(例如博客)的粘度就相對較低,我們知道,網站的運營推廣可以獲得外部流量,但如何降低其彈出率,提高獨立用戶每次訪問頁數,提高網站粘度,是一門很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內容類網站提高網站粘度的常見方法。
1、內容建設
網站粘度,指的是用戶對網站的重複使用度(依賴度、忠誠度),網站粘度越高,越能體現網站價值。眾所周知,服務類(例如遊戲、工具等)網站的粘度通常都非常高,而內容類網站(例如博客)的粘度就相對較低,我們知道,網站的運營推廣可以獲得外部流量,但如何降低其彈出率,提高獨立用戶每次訪問頁數,提高網站粘度,是一門很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內容類網站提高網站粘度的常見方法。
1、內容建設
先前我寫的《基於Dropbox的個人知識管理平台》講述了使用Dropbox在個人知識管理的保存知識方面的技巧,而個人知識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獲取知識,今天月光博客就介紹一下如何通過Google Reader快速的閱讀、標記、分類和存儲各類知識的技巧。
做為知識獲取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博客、論壇或媒體網站,通常這些網站都會提供RSS Feed,使用Google Reader閱讀器可以及時而高效地閱讀收集相關信息,還能對信息進行標注和收藏等功能。
如何保存和管理知識,是個人知識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人下載的資料很多,但大多數甚至從來沒有打開過,或者不知道放到哪裡了,實際上這樣的知識對於個人來說是沒有價值的。
在大多數人的電腦中,「桌面」、「我的文檔」、「下載」、「IE收藏夾」等目錄都是混亂不堪的,極大的影響了個人的工作效率,如果有多台工作電腦(如公司的台式電腦、家裡的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則文檔管理的混亂程度將翻倍增加。
前些天看了一本書《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對於個人知識管理方面的內容頗有些感悟,這裡我就總結一下我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所用到的工具軟件,供大家參考。
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一般指個人通過工具建立知識體系並不斷完善,進行知識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總的來說,個人知識管理工具軟件分為網絡版和單機版,我個人認為,網絡版的工具選擇有幾個大原則,包括:
這些天關於開放平台的一件大事是開心網的開放平台,面對日益下滑的流量,開心網終於也坐不住了,終於也推出了所謂的開放平台,而其競爭對手人人網很早就推出了開放平台,開心網現在才開放,實在太晚了,而且開放平台也並不是救命稻草,預計也不能挽回現在SNS的頹勢,遊戲玩多了遲早會厭倦,SNS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真實關係的管理上。
現在的開放平台是個很熱門的概念,連始終封閉的騰訊QQ竟然都在財付通產品上做起了開放平台,就足以見證開放平台的戰略意義,加上早已開放的人人、新浪微博和百度搜索開放平台,似乎一夜之間所有門戶網站都在一擁而上做開放平台,那麼開放平台到底是什麼呢?國內外開放平台的類型和現狀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些常見的互聯網開放平台。
此篇文章已經在頭腦裡面醞釀了幾天,源於公司的一起事件。一直非常看重「貼心服務」的公司,因為一篇帖子的出現,重重的震懾了一下公司的領導層。在本土的一個熱門社區,一篇千餘字,一位公司客戶用極其憤怒的口吻講述了在我們這裡的遭遇。帖子發佈很短時間內就在社區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很快就得到了數百條跟帖。看到帖子後公司在第一反應時間內,迅速召集了所謂的領導層,開了個緊急的會議,尋求處理辦法。此事件後面的發展不再講述,主要想談談針對此事件自己的一些心得。
負面言論,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不管一個企業的服務做得多麼好,肯定都有他不能滿足的客戶,正如「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特別是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的快速傳播,以及發佈信息自由度的提高,使一個企業面對負面言論的機會多得多,而且這些負面言論很容易造成對企業不利的導向,造成企業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