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ogle UX研究員的這篇《基於現實生活的社交網絡》,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用戶體驗問題:在用戶Gmail的聯繫人列表中,有他親近的人,也有他不親近的人。但所有這些人都無區別的列在一個大群組裡面。如果這個聯繫人列表中有我不想聊天的人,而如果我害怕這種人看見自己在線並跟我打招呼,那我就會隱身。於是列表中的所有人都會看到我隱身。這種用戶體驗糟透了。因為我關心的人、我希望聊天的人都會看到我「離線」了。

  不過事實上作者也承認,無論怎樣改善用戶體驗,也幾乎不可能設計出能滿足所有種類關係的產品。不妨看下面的例子:

社交洞與自我審查

  A,B,C,D,E組成一個雙向社交網絡,A試圖傳達信息M給B,C,D,但他不想把這個信息讓E看到,但由於知道網絡BCDE的存在,他不能保證他的信息不被B,C,D轉發,所以在經斟酌後,他決定放棄發佈信息M。

  在這裡,外部信息M本可通過A傳達至B,C,D,但由於A不願意讓這條信息被E看到,導致其傳播路徑到A處終止這樣的現象,不妨稱之為社交洞。

  實際上,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自我審查,辦公室內拿老闆開玩笑的笑話,不能講給和老闆過熟或者嘴巴不是很嚴的人,電腦裡面到底有什麼片子,也肯定不會讓心儀女孩的閨蜜看到,誰是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的學歷,絕對要禁止讓方舟子知曉,若是遇到前女友出席的聚會,也肯定要光光鮮鮮才會出現。

  通過自我審查,人們在有意識的向社交網絡發佈一些信息,並屏蔽一些信息。社會導向在這一隱蔽的信息篩選中,對普通用戶創造信息的傾向作用相當巨大。一般的實名社交網絡體系,只是移植了人們現實生活的關係網,並制約人們發佈與社會價值體系有明顯衝突的信息,但當社會共識缺乏,階層分裂嚴重,用戶社交網絡中的不同人群觀點分歧巨大時,即使只是對某種現象表明看法,也可能讓人三思而後行。信息過度篩選的後果,就是實名SNS中社交洞的不斷產生,假如用戶在現實中就不可能擁有一個可以穩定的傳播信息的網絡,那麼,試圖把它移植到網上的SNS自然是天生跛腳的。

  另外,成功學與功利主義的盛行,社會評估標準的單一,更進一步縮減了普通用戶傳播信息的選擇。其一方面導致網絡內傳播的信息趨於雷同,另外一方面使得網絡中收益低於自我心理預期的用戶自覺淡出該網絡。這也可以作為國內SNS為何如此依賴遊戲應用的一項可能解釋。如何營造更健康的社區體系,保證用戶更多的信息分享在該網絡內可以受益,是橫向類SNS不可不考慮的問題。即使不考慮受困於管制的部分內容,也大有文章可以做。

  來源:讀者blindc投稿,原文鏈接。http://blindc.blogbus.com/logs/6959552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