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使用互聯網的三大老師,Google(搜索引擎)、維基百科(知識庫)、Google Reader。Google適用於根據一個點(關鍵詞)來查找相關訊息,覆蓋面廣的全文檢索;維基百科適用於查找地點、事件、人物、名詞等約定俗成的定義解釋,互聯網時代的大百科全書,資料查詢必備;而Google Reader更多是一種目標性很強的工具,從關注的站點獲取最新的訊息。三者各有側重,構成我獲取信息和學習知識的工具組合。

  對於Google和維基百科的使用,有很多現成的文檔資料介紹,而且大家使用的熟練度也比較高。正好前幾天大家要求我推薦一些訂閱網站,我順便分享一些自己關於Google Reader、RSS、信息管理的一些心得。

  談到Google Reader就不能不談到RSS,這樣一種主動推送技術是一場信息革命,徹底改變了網民瀏覽信息的方式。從2000年跟隨著博客概念興起接觸到RSS,我也和很多朋友一樣並沒有意識到這一技術的里程碑意義,但是伴隨著互聯網進入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發現信息的瀏覽和管理變成一件愈發困難的事情。

  假設我關注3個新聞網站、5個財經網站、30個博客、4個社區,這意味著查看這些網站的信息即便只全部打開一遍都會消耗驚人的時間。而且這個部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時間成本,因為你打開的時候可能它們並沒有更新,或者沒有更新你感興趣的內容。這種頻繁刷新以及獲取內容的不確定感,一定程度就會產生信息焦慮症,你就會頻繁地刷新網頁,然後一直心慌慌。

  在有了RSS技術後,你以前需要打開N個網頁,現在只需要打開閱讀器添加對應的RSS訂閱,然後就可以獲取訂閱網站的最新更新。如果它們的RSS提供了全文輸出,那麼你甚至在閱讀器裡面看到全部內容,設置包括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內容。所以RSS最大的革新是讓大家從信息的包圍中解脫出來,剪掉了中間步驟讓用戶可以把更多焦點集中在內容本身。

  RSS閱讀器有國內的、有國外的,有客戶端的、也有WEB的,那為什麼選Google Reader呢?第一WEB應用是未來趨勢,第二Google是巨頭大樹好乘涼,第三Google Reader是無界限的,世界更精彩。

  很多用戶在剛使用Google Reader的時候,不得門而入抓不住訣竅,我總結了幾個常見的新手技巧分享給大家:

  1、使用https方式連接不容易出問題。

  2、側邊欄可以點小三角隱藏,獲得更大可視區域。

  3、使用列表瀏覽,可以更高效查看信息。

  4、使用未讀查看模式,每次閱讀完所有感興趣文章不要忘記點「全部標記為已讀」。

  5、建議起始頁設置為「所有條目」,進入即可查看最新更新。

  6、添加訂閱輸入框,可以輸入RSS地址,也可以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

  7、加注星標是收藏,喜歡是評分,共享是分享給關注你的人。

  8、幾乎所有閱讀器都支持導出OPML文件,你可以在Google Reader導入使用。

  新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訂閱著名門戶網站的新聞,然後每天都會收到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更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早已經被深深掩埋。所以新手不推薦訂閱更新量大的RSS源,最好從自己喜歡的一些博客,小更新量讓自己慢慢熟悉功能,然後再慢慢加入各種內容。內在的邏輯是訂閱感興趣的而不是知名的網站,往往他們能以更小的成本帶給你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訂閱那個資訊站點的細分RSS,例如你只關注某財經網站的股票。避開大而全的RSS訂閱,例如門戶、資訊類網站,它們每天數百條推送會塞爆你的未讀列表,你要從中找到感興趣的信息會花費太多額外時間。

  最重要的一點,遇到不喜歡的RSS源一定要果斷退訂,他們佔據你寶貴的空間並且沒有任何功能。

  除了傳統的訂閱功能,Google Reader也推出了社會化推薦功能,由於是基於用戶推薦邏輯和閱讀口味算法,所以推薦內容的成功率大大提升。當然如果你喜歡就點喜歡進行加分,如果不喜歡就點不喜歡扣分,這樣推薦功能就會更貼近你自己的閱讀喜好。

  來源:XJP投稿。原文鏈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黑   的頭像
    小黑

    小黑 的部落格

    小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